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临床评估:需要详细了解病史、临床症状以及既往的治疗情况。通常包括体格检查和问诊,了解患者是否有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或其他相关症状。
2.影像学复查:除了CT扫描,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或PET-CT,以更准确地评估异常区域的性质及范围。
3.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癌胚抗原),以辅助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进展情况。
4.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的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活检,以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
5.多学科团队讨论:包括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通过多学科团队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6.治疗策略:如果确认是复发或转移,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变的具体特点来决定。
密切随访和定期复查对于术后管理至关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增生或复发可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