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筛查性近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025-03-3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非筛查性近视主要通过临床眼科检查进行判断,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视力测试:如果远视力在5米的视力表上低于正常水平(如小于1.0),可能提示存在近视。通常需要进行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来确认。

2.屈光度测量:使用验光仪或其他设备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如果结果显示眼睛的屈光度为负值,则表明存在近视。一般情况下,-0.50屈光度或更低被认为是近视。

3.眼轴长度:超声生物显微镜可以测量眼球的前后径长度,即眼轴长度。超过24毫米的眼轴长度通常与近视相关。

4.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可以帮助评估角膜的曲率变化。近视患者的角膜曲率半径通常较短,这是由于眼球变长导致的。

5.临床症状:除了以上技术指标,患者可能会报告看远处物体模糊、需眯眼才能看清、夜间视力减退等症状,这些都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

尽早发现和干预近视有助于减缓其发展,避免高度近视引发的并发症。定期的全面眼科检查对于非筛查性近视的准确判断和管理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