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神经反射性疼痛:拔牙尤其是智齿拔除,可能刺激三叉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负责面部范围内广泛的感觉传递,包括牙齿、颞颌关节和太阳穴区域。如果拔牙时对神经造成压力或轻微损伤,可能引发神经反射性疼痛,导致太阳穴部位不适。
2.颞下颌关节关联:拔牙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张口,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肌肉疲劳甚至轻微挫伤。颞下颌关节通过肌肉及韧带连接到太阳穴附近,因此拔牙后的肌肉紧张可能会扩散至太阳穴,引起局部疼痛或酸胀感。
3.术后炎症反应:拔牙属于创伤性操作,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一些炎性因子可以通过血液或神经系统扩散至周围组织,诱发太阳穴区域的疼痛。
4.牙槽骨牵涉痛:拔牙时可能会涉及牙槽骨的处理,而牙槽骨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密切。由于牵涉痛机制,同一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其他部位,如太阳穴,也可能产生类似的疼痛感。
5.咬合改变:若拔牙后未及时恢复正常咬合,可能导致颌面部肌肉代偿性使用过度,引发太阳穴区域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6.心理因素:某些情况下,拔牙可能引发焦虑或紧张情绪,这些情绪会引发周围肌肉群(包括太阳穴区域)无意识地收缩,从而导致疼痛。
拔牙后的太阳穴疼痛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神经和肌肉的逐渐恢复会自行好转。如果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肿胀,应及时复诊检查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