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理因素对心脏健康的影响: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或抑郁状态下,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这些激素可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血管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2.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如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等,这些行为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3.炎症反应:情绪上的困扰会导致机体出现轻度慢性炎症,而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促进因素,进而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疾病。
4.社交支持的缺乏:研究表明,缺乏社交支持和孤独感可能与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有关,因为积极的社交互动能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
5.睡眠质量下降:经常感到心烦意乱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睡眠不足,这也被认为是心血管问题的潜在诱因。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脏病至关重要。适时进行心理调节和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