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在成人中常见,尤其是在紧张排便时。数据显示,大约50%的人在50岁前会经历某种程度的痔疮问题。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内痔通常无痛,但可引起无痛性便血,而外痔则可能因血栓形成而引发疼痛和出血。
2.肛裂:是肛门皮肤的小裂口,常由于大便干硬或用力排便造成。患有肛裂的个体可能会在大便时感觉到疼痛并观察到鲜红色的便血。在成年人中,肛裂的发生率为11%。
3.其他消化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息肉或肿瘤等也可能导致便血。这些情况通常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如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
4.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以软化粪便,减少便血的发生。多喝水和避免久坐能改善肠道健康。
5.临床检查:如果便血持续或伴有其他不适,应进行医学评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便血虽然常见,但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认真对待,以避免潜在的复杂情况。及时咨询医务人员确保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