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他汀类药物:这是治疗高胆固醇最常用的药物类型。研究表明,大约1-3%的人群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会出现轻微的肝酶升高。这通常是无症状的,也就是说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虽然有肝酶升高的报道,但发展为严重肝损害或肝纤维化的情况非常罕见。
2.肝功能监测:对于长期使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建议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肝功能,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血液检测,以确保肝酶水平正常。
3.风险因素:某些人群可能面临更高的肝损伤风险,如已有肝病史、过度饮酒者或与其他可能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联合使用。在这些情况下,应更加谨慎地使用降血脂药物,并密切关注肝脏健康。
4.症状监测:尽管风险较低,患者仍需注意潜在的肝损伤症状,例如疲劳、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黄疸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虽然降血脂药物与肝损伤的直接联系较弱,但定期的肝功能监测是保护健康的重要措施。在使用药物期间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以确保安全有效地管理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