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后是否能保持意识

2025-06-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脏骤停后通常不能保持意识。以下是具体原因和机制:

1.供血中断:心脏骤停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导致全身血液循环的中断。当心脏停止泵血时,大脑立即失去正常运作所需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2.意识丧失时间: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几秒钟内,由于大脑缺氧,人一般会迅速失去意识。这种意识丧失通常在10-15秒内发生,因为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非常高,对缺乏氧气非常敏感。

3.大脑损伤风险:如果心脏在短时间内没有恢复搏动,持续的缺氧会导致不可逆的大脑损伤。在4-6分钟后,脑细胞可能开始遭受损害,超过这一时间,严重的脑损伤或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4.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大脑缺氧造成的损害,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对心脏骤停患者至关重要。快速反应可以为大脑重新供氧赢得关键的时间。

心脏骤停后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是生存和减少脑损伤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