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25-05-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视网膜脱落是一种眼科急症,指的是视网膜从其正常位置上分离。其主要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内部充满的玻璃体会发生液化和萎缩,导致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的粘附减弱。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可能会形成玻璃体牵拉,造成视网膜撕裂。

2.视网膜裂孔形成:视网膜撕裂或裂孔是视网膜脱落的常见前奏。统计显示,超过30%的病例伴随视网膜裂孔,而这些裂孔多由玻璃体牵拉引起。

3.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某些疾病(如炎症、肿瘤)可以导致视网膜下积液,使视网膜逐渐从色素上皮层剥离。这种类型的脱落不是由于机械性撕裂。

4.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纤维血管组织牵拉视网膜,从而引起脱落。这种类型的视网膜脱离约占所有病例的5%。

对于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因素,需要关注高度近视、眼外伤和家族遗传史等。视网膜脱落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处理,以免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