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约50%的尿路感染病例中,患者的尿液会变得白色和浑浊。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了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大量进入尿液。
2.肾结石:大约20%的肾结石患者会出现白色浑浊尿。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结晶可以使尿液变得浑浊,并且有时还会伴随疼痛和血尿。
3.前列腺炎:男性前列腺炎患者约30%会出现白色浑浊尿。这是由于前列腺分泌物混入尿液引起的。
4.淋病或衣原体感染: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或衣原体感染也可以导致尿液变得浑浊,尤其是在感染初期。一项研究显示,约35%的淋病患者会有这种症状。
5.磷酸盐尿:饮食中高磷酸盐摄入量可导致尿液中磷酸盐结晶增加,约10%的情况下,尿液会因此变得白色和浑浊。
6.淋巴漏出:某些罕见的情况下,淋巴液渗漏进尿液中(乳糜尿),会造成尿液呈白色浑浊状。
7.脱水:严重脱水可导致尿液浓度增加,从而出现白色浑浊的情况。研究表明,大约15%的重度脱水患者会出现此种现象。
如果长期观察到小便白色浑浊,应尽快进行医疗评估和诊断,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注意个人卫生,有助于预防部分原因引起的白色浑浊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