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血管瘤的分类与特性:
血管瘤主要分为两类:先天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先天性血管瘤常见于儿童时期,多在出生后逐渐增大,后期可能自行缩小。
血管畸形通常是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的发育异常,可能持续增长,但不会自行消退。
2.诊断与评估:
需要通过影像学(如超声、磁共振成像)明确血管瘤的性质、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根据具体部位(如皮肤表面、内脏器官或深部肌肉)和症状(如疼痛、出血或压迫神经)判断是否需干预。
3.治疗方式:
无症状的小型血管瘤:通常无需治疗,仅需定期复查以监测其发展情况。
有明显症状的血管瘤:包括疼痛、出血、感染或功能受限时,可考虑以下方法:
①药物治疗:例如口服β受体阻滞剂,用于减缓血管瘤生长。
②微创介入:如硬化剂注射或栓塞术,通过破坏血管结构减少血流供应。
③手术切除:适用于较大的血管瘤或对重要器官造成明显压迫者。
激光治疗:对于体表血管瘤较为有效,特别是红色毛细血管扩张型血管瘤。
4.特殊注意事项:
若血管瘤位于重要器官附近,如脑、眼球或脊髓,应高度重视并针对其潜在风险制定治疗方案。
部分血管瘤可能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需要全面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在军队服役期间发现血管瘤,应遵循相关医疗管理规定,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继续服役或调整岗位,以确保不影响自身健康和任务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