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饮食调控
限制钠的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建议不超过2克,以减少体内水分潴留和进一步加重腹水。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过量以防止诱发肝性脑病,一般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左右。
避免摄入酒精,因为酒精会显著损伤肝细胞,导致病情恶化。
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
2.药物管理
规范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和呋塞米)以帮助缓解腹水,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胆盐结合剂或其他护肝药物可能被用于保护肝细胞功能。
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如某些镇痛药、抗生素等,在服用任何新药前应咨询医生。
3.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防止进一步损伤肝脏。
控制体重,不建议突然大量减重;而如果体重快速增加,需警惕腹水恶化。
禁止吸烟,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加速肝损害。
4.监测与治疗干预
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电解质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
在腹水明显增多或伴随呼吸困难时,可能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放液,但此举应谨慎,且需要严格无菌操作。
如果存在感染风险,需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5.处理基础疾病
如果肝腹水由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应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
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禁酒,并联合使用营养支持疗法。
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需着重管理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6.心理调节
长期肝病患者可能面临焦虑或抑郁情绪,建议参加心理疏导或寻求专业心理支持,以增强治疗信心和改善生活质量。
肝腹水是一种严重的肝病表现,需要全面的医疗干预和日常护理配合,以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