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饮食不规律:如果晚餐进食过早或摄入量不足,容易在夜间产生饥饿感。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
2.血糖水平波动:一些人因血糖调节不佳,例如低血糖症,会在夜间因为血糖下降而感到饥饿。研究指出,约有5-10%的成年人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相关的问题。
3.激素分泌异常:饥饿感与两种主要激素有关,即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如果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不平衡,可能导致饥饿感增强。皮质醇、瘦素和胃饥饿素也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的异常变化可能影响夜间饥饿感。
4.睡眠周期与生物钟:人体生物钟对饱腹感和新陈代谢有一定影响。长期熬夜或昼夜颠倒可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增加夜间饥饿感。
5.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会改变大脑中控制食欲的部分,引发夜间饥饿感。超过60%的人在压力大的时候食欲会发生变化。
6.高热量饮食的影响:摄入过多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分)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然后迅速下降,可能引发饥饿感从而影响睡眠。
了解这些潜在原因,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解决夜间饥饿和失眠问题。改善饮食结构,保持规律作息以及关注心理健康都是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