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因:感染是常见原因,例如病毒性胃肠炎,通常由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能引发这些反应。
2.症状机制:腹泻可导致身体大量失去水分和电解质,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乏力和酸痛。畏寒可能与体温波动有关,通常在感染过程中出现。
3.流行病学数据:据统计,轮状病毒每年导致全球约4亿次腹泻病例,其中数千万例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成人中,旅行者腹泻也比较常见,其发病率可高达20%-50%。
4.治疗与护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首要任务,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来恢复电解质平衡。在饮食上,应避免乳制品、咖啡因和高脂食品。必要时可使用止泻药,但应按医嘱进行。
一般来说,大多数急性胃肠炎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尤其是出现严重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意识混乱等,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