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控制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是最常用的控制药物,通过减少气道炎症来预防哮喘发作。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常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帮助放松气道平滑肌,预防夜间哮喘或运动诱发的哮喘。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通过阻断白三烯(参与炎症和过敏反应的化学介质)的作用,减少哮喘症状。
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通常仅用于严重哮喘患者,因其副作用较多,不适合长期使用。
免疫调节剂:如奥马珠单抗,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重度哮喘患者,可降低哮喘发作频率。
2.缓解药物: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是最常用的缓解药物,通过迅速放松气道平滑肌,减轻急性哮喘症状。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常作为辅助药物,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特别适用于对前者不耐受的患者。
口服或静脉注射类阿司匹林:如茶碱,尽管较少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额外的缓解效果。
哮喘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同时,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并定期复查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