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脱水
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出大量汗液,导致体内水分减少。缺水会引起血压降低,从而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
建议在运动前、中、后都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成人每天建议饮用2-3升水,具体量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2.低血糖
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会消耗大量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
在运动前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水果、全麦面包等,可以帮助维持血糖水平。
如果在运动后感到不适,可以适量补充含糖饮料或吃一些水果。
3.过度疲劳
过度运动会使体力消耗过大,导致体能迅速下降,进而引发不适。
建议逐步增加运动量,不要一次性运动过长时间或强度过大。
每周建议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4.电解质失衡
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的流失,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从而引起不适。
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可以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
也可通过食用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进行补充。
5.血压波动
运动后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血流加速,可能引起短暂的血压波动,导致头晕、恶心。
结束运动时应逐渐减小运动强度,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运动后避免立刻坐下或躺下,应做一些缓和的拉伸运动。
注意以上几点,有助于缓解运动后头晕、恶心和想吐的情况。如果上述措施仍然无法改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