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给氧原则是什么呢

2024-10-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给氧的原则是低流量、持续性和谨慎监测血气指标。具体实施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氧流量:

给氧流量通常建议控制在1-2升/分钟。过高的氧流量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衰竭。

2.氧浓度:

鼻导管或面罩供氧,氧浓度一般控制在24%-28%。避免高流量高浓度给氧,以防止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

3.监测:

定期监测动脉血气(ABG)指标,包括PaO2、PaCO2和pH值。特别注意PaCO2的变化,以防止二氧化碳蓄积。

4.合并症管理:

针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综合管理原发肺疾病和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避免急性加重。

5.急性期处理:

在急性加重期,可根据情况选择无创通气(如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辅助呼吸,减轻呼吸肌负担。

6.长期管理:

出院后需继续进行家庭氧疗,氧疗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

正确执行这些原则,有助于维持适当的血氧水平,避免因给氧不当引起的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