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观察和随访: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微小结节,推荐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每6-12个月复查一次,以监测结节是否有变化。这类结节通常为良性,如果在两年内没有显著增长或形态改变,可以减少随访频率。
2.影像学特征:结节的形态、边缘特征和密度等信息可以帮助判断其性质。比如,有分叶、不规则边缘或毛刺等特征的结节可能提示恶性,需要进一步检查;而边缘光滑、无毛刺、不规则阴影的结节大多为良性。
3.PET-CT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可以用于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高代谢活性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4.活检:当影像学检查结果不能明确病变性质时,可考虑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可以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5.手术:对于怀疑恶性的较大结节或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根据结节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决定最适宜的手术方案。
6.药物治疗:如确诊为恶性肿瘤,则需要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
综合以上各点,微小结节的处理应当基于综合评估结果,并由专业医师制定个体化的随访和治疗方案。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异常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