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双胍类:
常见药物是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包括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
2.磺脲类:
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
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适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但需注意低血糖风险。
3.噻唑烷二酮类:
常见药物有吡格列酮、罗格列酮。
通过激活核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适用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DPP-4抑制剂:
主要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时间,从而增加胰岛素分泌和减少葡萄糖生成。
适用于需要进一步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
5.SGLT2抑制剂:
代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通过阻断肾小管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减少葡萄糖再吸收,促进其从尿液中排出。
适用于控制血糖不佳且没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
6.GLP-1受体激动剂:
常见药物有利拉鲁肽、艾塞那肽。
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并减缓胃排空。
适用于体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体重管理。
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