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阴虚:指体内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亏损,不能滋润和濡养身体各部分。阴液不足会导致体内热量过剩,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常见症状:手足心热、盗汗、口干舌燥、心烦易怒等。
产生原因: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均衡、过度运动等。
2.阳亢:指阳气相对旺盛,超过正常范围。由于阴液亏损无法制约阳气,阳气表现得异常活跃。
常见症状:脸红目赤、头晕耳鸣、高血压、失眠多梦等。
影响因素:烟酒过度、情绪波动大、久居高温环境等。
3.两者关系:阴虚是根本原因,阳亢是表现形式。阴虚导致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破,阳气因失去阴液的制约而显得亢盛。
应对措施:
饮食调理:多摄取滋阴降火的食物,如银耳、莲子、百合、绿豆等。
生活规律: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适量运动但不过度。
医疗介入:必要时可进行中医辨证施治,通过药物调理阴阳平衡。
阴虚阳亢的问题需要通过综合调理才能得到有效缓解,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