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溶栓治疗:在急性期(发病4.5小时内),可以通过静脉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来溶解血栓,恢复血流。这种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但需要谨慎选择适应症,避免出血等副作用。
2.抗凝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脑梗死,尤其是心源性栓塞引起的梗死,可以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监测,避免出血风险。
3.降颅压治疗:大面积梗死常伴随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可以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和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还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支持,以确保充分的氧供。
4.支持性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是基础,包括维持血压、血糖等的重要生理参数在正常范围。康复期需要进行物理治疗、语言训练和心理辅导,以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功能。
整体管理中,需要注意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长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