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临床表现:
良性肿块: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触感较软且可移动,生长缓慢。
恶性肿块:常为不规则形状,边界不清晰,质地较硬,固定不动,生长迅速。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良性肿块在超声下呈现为均匀回声,边界光滑;恶性肿块则常出现低回声、不均匀内部结构和不规则边界。
钼靶X线摄影:良性肿块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小结节;恶性肿块则可能显示为边缘模糊、钙化点聚集、异常密度增加等特点。
磁共振成像(MRI):有助于进一步评估肿块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加精确地判断肿块性质。
3.病理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通过细针抽取部分肿块细胞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便于初步判断肿块的细胞学特征。
核磁共振活检(MR-guidedbiopsy)或手术切除活检:获取较大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最终确认肿块良恶性的金标准。
4.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A15-3和CEA水平,可辅助判断肿块性质,但并非决定性依据。
基因检测:对于一些特殊病例,通过基因检测识别潜在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同时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