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
寒咳:多由感受寒邪或者素体虚寒所致。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导致肺气失宣,引发咳嗽。
热咳:多由感受热邪或者体内有积热所导致。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或外感风热之邪,导致肺热炽盛,熏蒸于肺,引发咳嗽。
2、症状
寒咳:
咳嗽声音:声音比较重浊、低沉,而且咳的频率并不高。
痰液特点:痰液稀白,量多,容易咳出。
全身症状:多伴有寒性症状,如怕冷、无汗、头痛、鼻塞、流清鼻涕、嗓子痒等。舌淡红,苔薄白。
热咳:
咳嗽声音:频繁的呛咳、阵咳,甚至咳声撕裂。
痰液特点:痰液多为黄痰或比较黏的痰,不易咳出,甚至可能因黏痰不好咳出而引发咳血。
全身症状:多伴有热性症状,如发热、咽喉肿痛、口渴、咽干、疼痛等。舌红苔黄,脉浮或浮数。
3、治疗方法
寒咳:治疗原则以温化寒痰为主,可以使用温化寒痰的药物,如橘红痰咳煎膏等。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
热咳:治疗原则以清热化痰为主,可以使用清热化痰的药物,如蛇胆陈皮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食辛辣厚味。
在出现咳嗽症状时,应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