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蹲不下去或者蹲下时需要踮脚,通常与几个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1.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受限:如果踝关节的屈曲度不够,可能会导致在蹲下时无法保持足跟着地,从而需要踮起脚尖来补偿。
2.腿部肌肉(特别是小腿肌肉)紧张或缺乏柔韧性:小腿肌肉(比如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如果过于紧张或弹性不足,也会影响到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而影响蹲姿。
3.核心力量不足:身体的核心区域(包括腹部和背部肌肉)支撑着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如果核心力量较弱,可能在进行蹲下动作时无法有效保持平衡,使得部分人会不自觉地改变姿势以寻求平衡,比如踮脚。
4.髋关节的灵活性问题:髋关节的灵活性不足也能影响蹲姿。如果髋关节不能充分屈曲,整个蹲下的动作就会受限。
5.习惯性姿势:长时间维持某种姿势(例如经常坐着),可能导致身体某些肌肉群习惯于某种长度或状态,这可能会影响到蹲姿。
改善建议:
增加小腿和髋关节的柔韧性:通过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练习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进行专门的核心力量训练,如普拉提、瑜伽或其他核心加强练习。
逐步练习蹲姿:可以开始时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蹲墩,帮助在保持足跟着地的情况下练习蹲下。
正确的热身和恢复:蹲前适当的热身可以减少肌肉紧张,蹲后的适当放松和拉伸同样重要。
如果调整这些因素后仍感觉有困难或疼痛,请咨询专业的理疗师或运动教练,以确保是安全且正确地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