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与类型:
发作性运动障碍是一组以间歇性、短暂性、不可预见性的运动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发作性运动后失张力(PHD)和发作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NKD)。
2.病因:
该病通常与遗传突变有关,尤其是PRRT2基因突变在PKD中较为常见。
除了遗传因素,外界刺激如情绪应激、咖啡因摄入、疲劳等也可以诱发症状。
3.症状表现:
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突然发生的肌肉痉挛、运动僵硬和不自主运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4.治疗与管理:
目前暂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等,可以显著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非药物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生活方式调整,也有助于缓解部分症状。
5.自然病程与预后:
自愈情况极其罕见。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可能会经历长期的反复发作,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
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通常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发作性运动障碍不太可能自愈,建议及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获得最佳的管理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