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

2024-09-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影响脑膜和脊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损害甚至死亡。

1.发病机制:细菌通过血液传播进入脑膜,引起炎症。常见致病细菌包括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2.症状表现:发热(一般高于38度)、剧烈头痛、颈部僵硬以及光过敏。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和精神状态改变。

3.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分析。脑脊液中白细胞数目增加、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含量下降是常见特征。血液培养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也有助于诊断。

4.治疗手段: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万古霉素。同时支持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控制癫痫发作也是必要的。

5.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细菌性脑膜炎的方法。常用疫苗包括HIB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也能减少感染风险。

若出现疑似症状,需尽快就医,以便及早确诊并开始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