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管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具体来说,每天应摄入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同时减少精制糖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体重,肥胖者可通过减重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一般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长期目标为体重减少5%-10%。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药物治疗:
胰岛素:适用于I型糖尿病和部分II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胰岛素注射方案为每日多次注射基础胰岛素和餐时短效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等。二甲双胍每次500-1000毫克,每日2-3次;磺脲类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3.定期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每天至少监测空腹血糖和饭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目标空腹血糖在4.4-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4.4-10.0毫摩尔/升。
定期检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目标值一般为<7%。每年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足部检查等,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合理使用药物以及定期监测血糖,可以有效管理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这些措施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