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症状
身体发热:患者常出现发热现象,体温通常超过38度,伴随寒战和乏力。
尿频:即需要频繁排尿,每次尿量不多,但总有尿意。
尿急:即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
排尿时疼痛或灼热感:排尿时感到疼痛或烧灼感。
尿液异常:尿液可能会混浊,有异味,甚至带血。
2.常见原因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90%以上的尿路感染病例。
卫生习惯: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正确的擦拭方式(尤其是女性),可导致细菌进入尿道。
性生活:频繁的性生活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其他因素:孕妇、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容易感染。
3.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尿培养:进一步确定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治疗提供依据。
4.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通常为期7-14天。
多喝水: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数量。
保持卫生: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在排便后要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细菌进入尿道。
5.预防措施
经常排尿:不要憋尿,保持尿流通畅。
良好性生活习惯:性生活前后排尿,清洗外生殖器。
穿透气内衣:选择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衣物。
身体发热和尿频在多数情况下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若发现身体持续发热、尿频情况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