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刺激穴位:针灸治疗面瘫主要依靠刺激特定的穴位,如阳白、风池、颊车等。这些穴位与面部神经和肌肉密切相关,通过针刺可以调节神经功能,减轻面部麻木和疼痛。
2.促进血液循环: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给,促进面神经的修复。研究显示,针灸可能增加面部血流量,提高组织代谢率。
3.调节神经系统:针刺可以通过神经反射机制,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减轻神经炎症和水肿,改善面神经的传导功能。
4.增强免疫功能:针灸还可通过调节全身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减少面瘫病程中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5.配合康复训练:针灸常与面部肌肉的康复训练相结合,如按摩、热敷等,以增强疗效,加速肌肉和神经的恢复。
在面瘫初期和恢复期,针灸均可发挥显著作用。个体差异较大,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遵循医嘱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