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率与流行病学:
甲状腺癌大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
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3:1。
发病年龄高峰在30-50岁之间,但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
2.类型:
乳头状癌:最常见,占所有甲状腺癌的70-80%。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以长期存活。
滤泡状癌:占15%左右,预后稍差于乳头状癌。
髓样癌:占5-10%,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常与遗传因素有关。
未分化癌:极少见,约占2-3%,生长迅速,预后极差。
3.病因与危险因素:
放射暴露:包括儿童期头颈部放射治疗及核辐射暴露。
家族史:尤其是髓样癌,常有遗传背景。
碘摄入不当:既缺碘又过量摄碘都可能增加风险。
4.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
进展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吞咽或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5.诊断:
超声检查:初步筛查和评估甲状腺结节特征。
细针穿刺活检:对怀疑恶性的结节进行细胞学检查。
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
6.治疗:
手术:根治方法,通常包括部分或全甲状腺切除。
放射性碘治疗:用于残留病灶或复发病灶的消除。
外放射治疗:针对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病例。
靶向治疗与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病例。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定期体检尤其重要。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