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临床表现:
腹痛:多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腹痛,常与进食有关。
体重减轻:由于营养吸收障碍,患者可能会经历明显的体重减轻。
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
2.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通常增高。
电解质检测:低钾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可能存在,提示营养不良或电解质失衡。
3.影像学检查:
CT扫描:CT可以显示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肠壁增厚等改变。增强CT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血管异常。
MRI:MRI特别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以全面评估肠系膜和周围结构,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4.内镜检查:
胃肠镜:通过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肠道内壁,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内镜下超声波(EUS):通过内镜结合超声波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评估肠系膜的状态。
5.组织活检:
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可以取肠道或肠系膜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组织活检可以帮助确认炎症性质,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感染或癌变。
6.免疫学和病原学检查:
自身免疫检查:检测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有助于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原学检测:排除感染性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
退缩性肠系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结果,以及必要时进行的组织活检。对于有疑似症状者,应及时就医,以避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