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影像学随访: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且无高风险因素的肺结节,通常建议进行定期的CT扫描随访,以监测其变化。这样的影像学随访可能每3到12个月进行一次,具体时间间隔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
2.活组织检查:如果结节直径较大(大于8毫米)或者具有恶性特征,如边界不清晰、不规则形态、快速增长等迹象,则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通过针刺或内窥镜等方式获取组织样本,以确定结节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3.手术切除:对于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或者已经确诊为恶性的肺结节,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还能避免癌细胞扩散。
4.药物治疗:某些情况下,对于确诊为感染性病变(如结核、真菌感染)导致的结节,可以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不过,这类情况相对少见,需先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5.临床观察:对于一些没有明显恶性特征且稳定的小结节,医生可能建议定期观察,而不立即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此类观察需要严格按医嘱进行,并在规定时间进行复查。
定期复查和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方案是管理肺部结节的关键。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降低肺部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