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因:
肠易激综合征:没有明确的病因,可能与肠道运动异常、肠道敏感性增加、压力或饮食有关。
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例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沙门氏菌等。
2.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周期性。
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泻、呕吐、腹部绞痛、发热,症状一般在几天内出现并逐渐好转。
3.病程: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长期疾病,症状可以长期存在或间歇性出现。
急性胃肠炎:通常是突然发作,一般在几天到一周内自愈。
4.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通过饮食调整、压力管理以及药物来控制症状。
急性胃肠炎:主要是补充液体以防止脱水,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5.诊断方式:
肠易激综合征:通常通过排除其他疾病后根据症状进行诊断。
急性胃肠炎:可以通过病史、症状以及必要时的实验室检查确认。
肠易激综合征与急性胃肠炎在病因、症状、病程、治疗和诊断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正确识别和处理这两种状况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