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诊断阶段
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胃内的肿瘤情况,并进行活检以获取病理组织。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包括CT扫描和MRI,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有转移。
病理学诊断: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确认肿瘤的性质和分子特征,如CD117、DOG1等阳性标志物。
2.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早期胃间质瘤的首选治疗方式。目标是在确保肿瘤完全切除的同时,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胃组织。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可能采用不同类型的手术,如部分胃切除或全胃切除。
3.靶向药物治疗
对于无法完全切除或者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是重要的疗法。伊马替尼(Imatinib)是首选的一线靶向药物。
二线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Sunitinib)在一线治疗失败后可使用,三线药物如瑞戈非尼(Regorafenib)则用于二线治疗失败后的情况。
4.随访和监测
手术后和靶向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监测。通常每3到6个月需要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发现潜在复发。
血液检测也可能包括在随访计划中,用于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对于提高胃间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进展和个体差异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