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肾脏过滤血液时,葡萄糖会被完全重吸收,故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会检出葡萄糖。如果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意味着血糖水平过高,超过了肾脏的重吸收能力。
2.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的原因可能包括:
a.糖尿病: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血糖过高导致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葡萄糖,从而进入尿液。
b.急性应激状态:如急性感染、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下,身体可能暂时性出现血糖升高。
c.肾小管功能损伤:某些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出现葡萄糖尿。
3.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以全面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并做出诊断。
尿常规中的葡萄糖1+提示需警惕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