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残率是否较高

2025-01-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病情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可以导致严重残疾的疾病,其致残率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病长期的慢性炎症会损伤关节及周围组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

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影响小关节,如手指和脚趾的关节。这种长期的炎症可导致关节永久性变形和功能丧失。

2.在未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大约20%至3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在10年内出现显著的关节损伤和功能障碍,这提高了他们的致残风险。

3.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通过使用疾病缓解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和生物制剂等方式,可以减缓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依然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无法获得或坚持有效治疗,从而增加了致残的几率。

4.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仅局限于关节问题,还可能引发其他系统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这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对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残疾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用药、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致残的风险。定期监测病情、与专业医务人员保持良好沟通是管理病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