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病因:
脑淤血: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入脑组织,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导致的小动脉瘤破裂、脑动静脉畸形及头部外伤。
脑梗死:由脑动脉阻塞引起,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血管病变。
2.临床表现:
脑淤血:通常会出现突发性的严重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等症状,可能伴随高血压危象。
脑梗死:症状根据受累脑区不同而异,常见有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困难、视物不清等,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加重。
3.诊断:
脑淤血:头颅CT扫描能够迅速识别脑出血,并显示血肿的大小和位置。
脑梗死:磁共振成像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可早期发现梗死病灶,CT扫描用于排除出血性卒中。
4.治疗:
脑淤血:治疗以控制高血压、降低颅内压和必要时外科手术清除血肿为主。
脑梗死:强调快速恢复血流,如使用溶栓药物阿替普酶,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长期管理。
脑淤血和脑梗死通过其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和处理方法明显区分开来。了解这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预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积极管理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