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身体状况评估
详细了解病史,包括既往手术经历、慢性疾病以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评估身体基本情况,如血压、心率、体重指数等,尤其是伴有心血管、呼吸系统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指标。
针对贫血、营养不良或电解质紊乱者,需在术前纠正,以增强机体耐受能力。
2.术前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确保无严重异常。
若怀疑肿瘤为恶性,可进一步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A125、AFP等,初步评估性质。
3.术前禁食与清洁
一般要求术前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禁饮,以减少麻醉过程中误吸风险。
根据医生具体要求,有时会进行肠道准备,包括使用泻药清理胃肠道。
4.心理状态调整
针对因焦虑、恐惧等情绪导致的负面影响,医患沟通十分重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
理解手术目的和相关风险,有助于缓解术前紧张情绪,提高术后康复速度。
5.药物管理
若正在服用抗凝药物、降压药或其他特殊药物,应提前告知主治医生,部分药物可能需调整或暂停使用。
针对感染高风险患者,有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戒酒至少2周,吸烟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而饮酒可能干扰麻醉和术中凝血功能。
注意适度锻炼以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活动导致病灶进展。
手术前的充分准备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恢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