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溶栓剂:在急性阶段,有时可能使用溶栓剂如阿替普酶。这类药物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但必须在症状出现后的短时间内使用,通常是在3至4.5小时内。
2.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用于预防新血栓形成。有时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以便快速起效。
3.抗凝剂: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等抗凝药物用于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或新血栓形成。通常在住院期间监测并调整剂量。
4.补液和电解质平衡:对于一些患者,维持适当的体液和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这可能需要通过输液途径补充生理盐水或其他电解质溶液。
5.降纤酶原:有时会使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药物,以减少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时间以及合并症等因素。所有治疗措施都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密切监测以防止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