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药物刺激:介入治疗中常用药物如化疗药物或栓塞剂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导致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研究表明,这类症状通常出现于治疗后的1-2天,可通过调整饮食、减少胃酸分泌来缓解。
2.胃黏膜缺血: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由于血管阻塞可能引起局部微循环受损,导致胃黏膜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胃痛和胃胀。此类情况需要借助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应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
3.消化功能减弱:介入治疗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引发胃胀以及排气、排便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多潘立酮配合饮食调控来改善症状。
4.并发感染:少数患者在介入术后可能发生药物性或者细菌性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间接影响消化系统功能。需要通过完善血常规及其他指标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并及时抗感染治疗。
5.肝癌相关因素:肝癌本身可能已经压迫胃周围组织或伴随腹水形成,加重胃部不适。对于这类问题,应关注原发疾病的综合治疗,加强多学科协作管理。
一旦出现胃痛或胃胀等症状,应尽早报告主治医生并进行详细评估。这些不适通常可以通过药物、饮食调整或其他针对性治疗加以控制,但也有可能提示更为严重的问题,需要高度警惕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