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毒性肝炎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这些病毒会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导致肝功能指标升高。例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可能有30%-40%会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
2.药物或毒素影响
部分药物具有肝毒性,例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以及化疗药物等。长期服用或剂量超标可能造成肝损伤。接触工业毒素如四氯化碳或过量摄入维生素A也可能干扰正常肝功能。
3.过量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引发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甚至肝硬化。这些病变会使转氨酶(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研究显示,每日饮酒超过40克的男性和20克的女性更容易出现酒精相关肝病。
4.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肝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与肥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密切相关。数据显示,体重指数≥25的人群中大约30%-40%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
5.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属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肝细胞或胆管的疾病,可导致肝功能异常。
6.胆道疾病
如胆管堵塞或胆石症,可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并伴随肝酶异常。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黄疸、腹部疼痛等临床表现。
7.其他疾病
例如心衰、甲状腺功能异常、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等都可能间接影响肝脏功能。
肝功能异常的具体原因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或肝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及时就医、合理治疗能有效预防肝脏进一步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