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肌酸激酶:在正常成人中,肌酸激酶的参考范围通常为24至195U/L。当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时,可能提示心肌损伤。具体的诊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这是心肌特异性较高的一种酶。CK-MB占总肌酸激酶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当CK-MB百分比或绝对值升高,且超过正常上限时,心肌损伤的可能性较大。
3.肌红蛋白:在心肌损伤后,肌红蛋白会早期升高。其正常范围通常为0至85ng/mL。如果检测值超过正常范围,尤其是在发病数小时内快速上升,需警惕心肌梗死。
4.高敏肌钙蛋白(hs-cTn):这是目前最常用于判断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对于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一般认为在99百分位以下为正常值,但具体数值因实验室而异。任何显著升高通常提示心肌损伤,尤其是动态变化明显者更具诊断价值。
心肌酶的异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共同判断。有些情况下,其他因素例如剧烈运动、肌肉损伤等也可能导致心肌酶升高。准确诊断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的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