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病因:
拇囊炎:主要与大脚趾外翻有关,导致关节周围组织受压而发炎。通常与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或遗传因素有关。
痛风: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起,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常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及某些代谢紊乱有关。
2.症状:
拇囊炎:表现为大脚趾根部的红肿、疼痛,有时伴随皮肤擦伤或鸡眼。痛感通常较为持续,尤其在行走或站立时加剧。
痛风: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疼痛,通常在夜间发生。大脚趾基部最为常见,关节红肿、热痛,并可能伴有发热。
3.诊断:
拇囊炎:通过体格检查即可初步诊断,X光片可用于评估大脚趾的变形程度。
痛风:诊断依靠血液检测以确定尿酸水平,以及关节液分析来寻找尿酸盐结晶。
4.治疗:
拇囊炎:通常包括改变鞋子、使用矫正器具或物理治疗。在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痛风:主要通过药物控制尿酸水平和缓解急性症状,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拇囊炎与痛风的区别在于其病因、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识别和管理这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