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常见的病因
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需要检查肝炎相关标志物(如HBsAg、HCV抗体)。
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脂肪肝都会引起ALT轻到中度升高。
药物性肝损伤: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可能是诱因。
肝硬化或肝癌:早期阶段可能仅表现为ALT升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来排除。
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免性肝炎,也可能导致ALT增高。
2.合并症状与风险评估
如伴有黄疸、乏力、恶心呕吐、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提示肝脏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问题。
ALT显著升高同时伴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需结合两者比值(AST/ALT)判断病因(例如,酒精性肝病通常AST/ALT>2)。
3.下一步检查与处理建议
血清学检测:包括乙肝、丙肝病毒的筛查,自免性肝炎相关抗体检测。
腹部超声:评估肝脏的大小、形态及是否存在脂肪肝或肿瘤占位。
血脂、血糖及尿酸检测:排查代谢综合征对肝脏的影响。
停用可疑药物或酒精:必要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根据病因治疗:如脂肪肝患者应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4.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品,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慢跑。
禁酒:酒精是重要的肝脏损害因素,应完全戒断。
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随访ALT水平和肝功能变化。
ALT升高往往是肝细胞受损的信号,应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寻找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