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类癌怎么检查

2024-11-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肝脏类癌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罕见肿瘤,通常需要多种检查手段来确诊和评估病情。

1.血液检查:

肝功能测试: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指标,可以提供肝脏健康状况的信息。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5-羟吲哚乙酸(5-HIAA)和铬亲性颗粒蛋白A(CgA),有助于确认类癌的存在。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用于初步筛查,可发现肝脏中的异常包块。

CT扫描:增强CT可以提供肝脏详细的横断面图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MRI:磁共振成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差异,尤其在检测小肿瘤方面更为敏感。

PET-CT:可以评估全身范围内的肿瘤扩散情况。

3.内窥镜检查:

内镜超声检查:通过胃肠道内镜结合超声技术,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并取样肝脏及周围的病变组织。

4.活检:

经皮肝穿刺活检:在影像学引导下,通过针刺获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认肝脏类癌的病理特征。

5.核医学检查:

骨扫描:用于评估是否有骨转移,常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显影。

放射性核素扫描:如Octreoscan,可以与体内的类癌细胞结合,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灶部位。

通过上述检查手段,可以全面评估肝脏类癌的存在及其扩散情况。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是管理这种疾病的重要策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