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胃黏膜肠化是指胃腺体被类似小肠的组织取代。根据其分型,可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肠化。其中,完全型较常见,多表现为低风险的良性变化;而不完全型肠化则可能伴随更高的癌变风险。
2.胃肠化的形成原因多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腌制食品摄入)以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相关。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约有20%-30%可出现肠化。
3.肠化本身通常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与普通胃炎的表现相似,如腹胀、嗳气、隐痛等。因此需要通过胃镜及病理活检进行明确诊断。
4.胃肠化的进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三步演变,即慢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因此识别并管理此类患者尤为重要。但大部分肠化患者并不会发展为胃癌,仅需定期随访即可。
按照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规范作息,避免高风险饮食习惯,必要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降低发展为更严重病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