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精确诊断: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通过多点取样,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影像学评估:利用内镜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评估病变的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这将帮助判断病变的侵袭程度。
3.微创治疗:对于明确为粘膜内癌的患者,可考虑内镜下切除术,如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这些技术适用于没有侵及深层组织的病变。
4.外科手术:若影像学和病理检查提示病变已浸润至粘膜下层甚至更深,需考虑行更为彻底的外科手术,如部分胃切除术,并可能伴随淋巴结清扫。
5.术后监测与随访: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及影像学检查,监测是否有残留病变或复发的迹象。
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预后,应根据具体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密切跟踪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