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门括约肌损伤:肛门周围有两层括约肌,负责控制排便。如果括约肌受到损伤,如因外伤、手术或分娩等原因,就可能导致其功能不全,从而引发漏屎。研究显示,约30%的女性在生产后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肛门括约肌损伤。
2.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部分从肛门突出,严重时会影响肛门的关闭功能,导致大便不自觉地泄漏。据统计,直肠脱垂的发生率在老年人中较高,尤其是女性。
3.大便失禁:大便失禁是一种不能控制排便的现象,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和一些耳鼻喉科手术也可能引发大便失禁。据估计,大约15%至20%的老年人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问题。
4.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可引起肠壁的炎症和损伤,最终导致肛门控制能力减弱,从而出现漏屎现象。相关数据显示,约20%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会有此类症状。
5.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肉的松弛或无力会影响对肛门的控制,导致漏屎。盆底功能障碍常见于中老年女性,特别是多次分娩后的女性。
注意避免久坐、保持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预防以上问题。同时,及时就医检查,了解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解决肛门漏屎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