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病因分析:痰湿中阻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脾胃功能失调、饮食不节、久坐久卧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容易导致脾虚生湿,湿浊内停,化为痰湿,痰湿进一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2.临床表现:患者常表现为头晕目眩,伴有胸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舌苔多为白腻,脉象滑或濡。
3.病机机制:痰湿阻滞中焦,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不畅,影响肺气宣发与心气的上承,使头部得不到充分的清阳之气和血液供给,遂出现眩晕。
4.治疗原则:治疗以健脾化湿、理气和中为主。常用方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其中包含半夏、白术、天麻等药材,用以化痰祛湿,疏通气机。饮食上应注意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品,多进行适量运动,以改善脾胃功能,减少痰湿内生。
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痰湿中阻相关症状,同时结合中医药物治疗,有助于恢复机体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