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疫苗:
主要用于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治疗。接种后,人体会产生抗体,以对抗可能存在的狂犬病毒。
暴露后预防需要在咬伤后尽快开始,通常按照0、3、7、14天的接种程序。
大部分人接种疫苗后2至3周内可以产生足够的抗体达到长期保护效果。
2.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血清):
用于高风险暴露后的紧急被动免疫,尤其是在严重咬伤或头面部咬伤等情况下。
提供迅速的抗体支持,但抗体维持时间较短,主要在接种疫苗之前保护受感染者。
通常在首次疫苗接种时同时注射,只需注射一次,直接在伤口周围使用。
二者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预防狂犬病的效果。对于可能暴露于狂犬病毒的人群,尽早接种疫苗并在需要时补充免疫球蛋白是有效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