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第一针:通常在被咬伤或暴露于潜在感染源的当天进行。此针是启动剂量,其作用是迅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对狂犬病毒的初步防御能力。这一针可以帮助尽早建立起抗体的产生过程。
2.第二针:在第一针后的第三天接种。此针进一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加快抗体的生成速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机体已经开始有一定水平的免疫保护,但仍需后续加强以确保稳定和高效的免疫力。
3.第三针:在第七天接种。这一剂量的作用是巩固前两次注射所建立的免疫反应,使机体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免疫保护状态。随着这次注射,疫苗引导的免疫反应逐渐趋于稳固,能够更有效地抵御狂犬病毒。
前三针的及时接种对于阻止狂犬病的潜伏和发作至关重要,它们一起形成了快速和强大的免疫屏障。接下来的第四和第五针则是用于长时间维持这种免疫效果。